1. 首頁
  2. 九千歲[重生]
  3. 第129章

第129章

九千歲[重生] 3501 2024-11-19 14:10:47
  • 字体大小 18
  •   殿試於三月就已結束,一甲三人,狀元謝蘊川,榜眼陳茂銘,探花王芝。


      從湖廣回來之後,事情一樁接著一樁,如今稍有空闲,殷承玉才想起了這會兒謝蘊川已經高中,也是時候去瞧瞧他了。


      “殿下不是想瞧瞧新科進士,而是想瞧謝大人吧?”普普通通一句話,從他嘴裡吐出來,硬是多了一絲陰陽怪氣。


      雖然早知提起謝蘊川,這人嘴裡必不會有什麼好話。但會如此陰陽怪氣也是出乎殷承玉預料的。


      他挑了挑眉,凝著薛恕,朝他招了招手:“你過來。”


      薛恕陰沉著臉,卻聽話地靠了過去。


      兩人之間隻隔著不到半尺的距離,殷承玉坐直身體,抬手捏著他的下巴迫使他彎下腰來,微眯著眼眸仔仔細細地打量著他,猶有不解:“你怎麼總愛吃謝蘊川的醋?”


      上一世這人也最瞧不得他與謝蘊川相處,但凡他對謝蘊川好一些,這人就要來找茬。


      那時他隻以為他是故意找茬折騰自己,但如今回顧往事,這人分明是在拈酸吃醋罷?


      不管前世今生,倒都是一樣的狗脾氣,愛圈地。


      但前世就罷了,今生他與謝蘊川尚未有交集,這人又在酸什麼?


      薛恕抿起唇,似不想說。


      但被那雙漂亮的眸子定定瞧著,他最終還是敗下陣來,悶聲道:“殿下與謝蘊川吟詩作賦烹酒煮茶,引為知己。連每年生辰都記著要送去賞賜……”


      一開始是不想說,但開了口,卻又打不住了,一樁樁一件件地控訴起來。


      “臣的生辰,殿下隨便拿些小玩意兒就打發了,但謝蘊川的生辰,卻每每都用心挑選,那些禮瞧著不甚名貴,卻樣樣貼心……”


      更別說他予謝蘊川的那些榮寵了。

    Advertisement


      即便他與謝蘊川不對付,但也不得不承認謝蘊川此人不論是容貌還是才能都無人能出其右。


      殷承玉欣賞他、信任他。而謝蘊川報之以忠義。


      每每瞧見兩人並肩而行時,薛恕總打心底裡生出一股恐慌來。


      志趣相投,理想相同,他們就仿佛史書中所載的明君良臣,相得益彰。而他站在暗處,滿手血腥,若是後人著史,他隻能是被明君所棄、萬人唾罵的奸佞。


      他們一個天一個地,即便他用盡手段短暫得到了他。但百年之後故人成土,史書之中他們一個是明君,一個是佞幸,仍然隔著無法跨越的鴻溝。


      而謝蘊川的存在,仿佛時時刻刻提醒著他那道鴻溝不可跨越。


      “就隻因為這些麼?”殷承玉注視著他,洞悉的目光幾乎要看到他心底去。


      薛恕別開眼,不肯再說。


      “帝王之術在馭人,謝蘊川是好友亦是臣子,孤需籠絡他。”指尖緩緩描摹他的唇形,殷承玉在他幹燥的唇上印下一吻:“至於你……哪還需要孤去籠絡?”


      薛恕眼珠動了下,似半信半疑。


      殷承玉低笑一聲,以唇輾轉研磨:“況且你和他比什麼?”如玉石般沁涼的手指自後頸探入衣襟:“除了你,還有誰能與孤如此……?”


      後背的肌肉繃緊,薛恕如一頭蓄勢待發的野獸,終於忍受不住獵物的邀請,將人按住掠奪。


      身體往後陷入圈椅之中,殷承玉仰起臉迎合。


      許久之後,唇瓣分開,殷承玉舔了舔殷紅的唇,攏了攏凌亂的衣襟,看著他笑:“這回不酸了?”


      薛恕默默調整氣息,啞聲道:“殿下何時去翰林院?臣也一道。”


      殷承玉神色一頓,難以言喻地瞧著他,最後到底答應了:“去便去罷,莫給孤添亂。”


      *


      晌午時分,二人一道去了翰林院。


      翰林院位於南燻坊,出了承天門往左行一段便是。


      謝蘊川是新科狀元,已經被授了修撰之職,入國史館中修書。


      大燕歷來就有“非進士不入翰林,非翰林不入內閣”之說,上一世謝蘊川的升遷之路便是由此開始。


      若是按照默認的升遷之途,他會在翰林院熬上個三五年,待熟悉了政事又有了資歷之後,便會入朝為官。若是政績好受看重,便會放到地方磨礪幾年,等再調回京時,便能在朝中擔任要職。如此一步步熬過來,積攢了足夠的政績與資歷,到了四五十歲時,便有可能入內閣。


      但上一世的隆豐十九年,並不太平。


      十九年冬,疙瘩瘟在北直隸大名府等地相繼爆發,然後迅速蔓延到了望京。


      疙瘩瘟死人無數,朝中官員亦有許多染病而亡,人手嚴重不足,是以翰林院這一批尚未經受歷練的新進進士,便被趕鴨子上架頂了空缺。


      這是危難也是機遇。


      謝蘊川因著表現出色,很快便被破格擢升入了吏部。當時已是首輔的邵添正是吏部尚書,他對謝蘊川十分賞識,有心提拔之下,謝蘊川在短短四年間,便靠著出色的政績,由吏部侍中升為戶部侍郎,之後升任禮部尚書。直到殷承玉回宮之時,他已經成了大燕史上最為年輕的閣臣。


      他是邵添的左膀右臂,邵添甚至有意將嫡女嫁給他,培養他當自己的接班人。


      隻不過邵添死也沒有想到,自己悉心培養的接班人,最後卻成了要他命的閻王爺。


      謝家滿門為邵添所害,謝蘊川臥薪嘗膽,一直在暗中搜集邵添一黨的罪證。後來他登基之後,設法取得了謝蘊川的信任,兩人聯手,舊案新罪重重壓下來,才扳倒了邵添,剪除了邵氏黨羽。


      上一世若沒有謝蘊川倒戈,他要將樹大根深的邵黨連根鏟除,恐怕要傷筋動骨。


      好在重來一世,虞家並未覆滅,邵添尚不是首輔,也沒有幾年時間經營壯大自己的勢力。眼下又被他抓住了狐狸尾巴,對付起來倒是容易許多。


      隻不過沒了疙瘩瘟與邵添這兩塊跳板,謝蘊川想入內閣,恐怕不如上一世那麼輕易了。


      太子駕臨翰林院,掌院學士得了消息,匆忙領著人前來迎接。


      殷承玉免了禮,隻說來翰林院尋幾本古籍,順道想挑幾位新科進士去東宮侍讀。


      “孤近日讀史,有不少疑惑難解。與太傅討教,太傅卻言孤走進了死胡同,孤便想尋幾位日講官為孤讀史,或許能得些許啟發。”


      掌院聞言自是喜不自勝,連忙引著人去了國史館:“今科一甲三人皆是驚才絕豔之人,太子殿下可去試一試。”


      國史館清幽,殷承玉過去時,不少學士正在埋頭修書。


      掌院請殷承玉在待客的廳室稍坐,親自去點了四人過來,其中正有謝蘊川。


      “殿下,這乃是今科進士中學問最好的四人。”


      幾人忽被掌院喚出來,茫茫然間得知是太子要來挑選侍讀,都是既驚又喜。唯有謝蘊川瞧著平靜一些,神色似有些詫異,目光隱晦地瞧著坐在主位的殷承玉,以及侍立在殷承玉身側的薛恕。


      不論是太子還是太子身邊伺候的薛公公,他都曾見過的。


      尤其是那位瞧著不太好惹的薛公公,還曾救過他一回。


      謝蘊川很快收回了目光,凝眉思索。雖然可能有些自作多情,但他總覺得這二人似乎格外關注他。尤其是當初薛公公將他與其他幾個書生從詔獄帶出來時,半路遇見出宮的太子,太子看他的目光十分奇怪,就好像認識他一般。


      太子莫不是知道了什麼?謝蘊川思索著這個可能,又很快否決了。


      當年他身體弱,自幼就被父母寄養在觀中,外人並不知道謝家還有一個小兒子。後來觀主病逝,他被老師收養,便是有心人想查,也查不出什麼來才對。


      謝蘊川略微放了心,聽聞點到自己的名字,神色恭敬地上前一步,回答太子的問題。


      雖然挑選侍讀隻是個借口,但殷承玉還是認真將四人考校了一番,並未區別對待謝蘊川。


      結果很讓他滿意,除了謝蘊川外的三人,學識竟然都十分不錯,都是可造之材。


      他原本隻打算挑選兩人做侍讀,但卻臨時改了主意,將四人都要了,讓他們自明日開始,輪流到東宮侍讀。


      第一日到東宮侍讀的人正是謝蘊川。


      殷承玉並未因為上一世的舊識就格外優待他。畢竟人總是善變的,這一世的謝蘊川與上一世的謝蘊川中間足足隔著四年時間,他還需要時間慢慢了解這幾年的差別,再圖謀後續。


      所以第一日他隻讓謝蘊川為他講史。


      謝蘊川確有才學,即便是早就已經被讀透讀爛了的史書,他也能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來。


      殷承玉與他互相探討,倒真得了不少啟發。


      侍讀時間不過一個時辰,到了時辰之後,謝蘊川便規規矩矩地告退。


      退出去弘仁殿之前,他又小心抬眼看了太子一眼,覺得自己之前的感覺或許隻是錯覺,今日太子待他並沒有什麼特別。


      倒是半路上又遇到了薛恕。


      入宮之後,他才知道這位曾救過他一命的薛公公,如今竟已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督主。


      從前他對這些閹人的觀感並不好,尤其是被牽涉進孫淼案中,在詔獄見識過種種慘無人道的酷刑後,對於這些以權謀私禍亂超綱的閹人愈發沒有好感。


      但那日在詔獄裡,薛恕一刀給了孫淼一個痛快,卻叫他有所改觀。


      更不提後來薛恕將他與其餘幾個書生從詔獄帶出來,也算是間接救了他們一命。


      謝蘊川停下腳步,瞧著走過來的薛恕,主動拱手問好:“薛督主。”接著又彎下腰鄭重一揖:“當日刑部一別,還未謝過督主相救之恩。”


      正準備與他擦肩而過的薛恕腳步一頓,詫異地挑起眉來。


    第117章


      上一世時,謝蘊川可沒少參他。


      謝蘊川是文臣,自詡清貴之流從來不屑與他這等弄權的閹人為伍。更何況他手掌大權足以挾制帝王,幾乎是謝蘊川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。


      前朝與他鬥法爭權不說,後宮也要摻上一腳。每每上奏請求殷承玉納妃立後的折子總有他一份。


      那時殷承玉羽翼已豐,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便總想效仿前朝,將他這奸佞拉下馬來,成就自己萬古青名、


      直到後來殷承玉病逝,兩人同為輔政大臣,在許多政見上不和,依舊勢同水火。即便在殷承岄這個小皇帝面前也沒少爭鋒相對。


      但現在,這位自詡清貴的未來首輔,卻在他面前彎下腰來,語氣真摯地同他道謝。


      薛恕將人從內到外將人打量了一番,確定他並不是虛情假意地做戲。


      謝蘊川竟也有今日。

    作品推薦

    • 我們不遺憾說再見

      唐澤仗著我喜歡他經常跟我提分手。 每一次我都會竭盡全力地挽留他。 最后一次他提出分手后我看了他很久,然后說好。 五年了,他終于將我對他的愛消耗殆盡了。

    • 花落時鳶

      "我娘是个采药女,靠着采药才养大了我。 却没想到与国公爷生了情,日后带着我这个拖油瓶做了国公府的妾室,又替我找来了一个便宜哥哥和便宜爹。"

    • 情斷成殤

      "从外面回来,我亲眼看见儿子从天而降砸在我面前。 砰的一声,小小的一团,血肉模糊。 我悲痛欲绝,当场晕厥。 潘成宇疯了般把我抱到医院,嘶吼着找医生,惊动整个医院。 苏醒过来,我拔掉输液管,忍着身上莫名的痛感,冲出病房寻找孩子。 "

    • 哥哥在下

      我爸人到中年與初戀重逢,來了個閃婚。 結果后媽進門不到半年,兩人一起車禍離世。 后媽還留下一個處在叛逆期的兒子 老頭子遺囑里要求我管這個沒半點血緣的弟弟到大學畢業,才能繼承所有財產。 一開始,我冷笑將叛逆的繼弟從網吧里薅出來,掐著他的脖子讓他乖乖聽話。 后來,他伸手將我的掌心按到他臉上,啞聲道:「哥哥,再用點力扇我。」

    • 畫心

      我是女扮男装的昏君,一心希望有人篡位。朝臣给我送来了温润如玉

    • 胭脂醉

      我进宫那年,只有14岁。海棠说,等她教会了我,她就要 出宫去了。她是娘娘身边的大宫女,已经20岁,是个老姑 娘了。

    目錄
    目錄
    設定
    設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