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頁
  2. 九千歲[重生]
  3. 第140章

第140章

九千歲[重生] 3090 2024-11-19 14:10:47
  • 字体大小 18
  •   “殿下何必來這腌臜地方。”


      殷承玉目光探究地看著他,直到此刻他依然看不明白眼前之人:“你若是不忿容妃枉死,孤可以助你報仇,何至於此?”


      他知道容妃之死對殷慈光打擊極大,他上一世亦曾受過喪母之痛,能明了殷慈光的悲痛。


      但若殷慈光想報仇,有千百種方式,他卻偏偏選了玉石俱焚的那一種。


      “可我並不隻想讓他們死。”殷慈光與他對視片刻,移開了目光。平靜溫和的假面卸下之後,終於露出內裡扭曲猙獰的恨意:“太子殿下已助我良多,何苦再被我所拖累?我這一輩子都在隱忍退讓,已經忍夠了也讓夠了。”


      他垂眸看著自己的手,像是想抓住什麼一般虛虛握起,最後又無力松開。


      殷承玉默然。


      倒是殷慈光又開了口,他未曾抬頭,目光凝在沒有血色的指尖上:“殿下可曾後悔助我恢復身份?”


      “未曾。”殷承玉毫無遲疑。


      當初助殷慈光恢復身份時,他不是沒有設想過萬一對方與他敵對的情形。但殷慈光曾幫過他,他也確實願將殷慈光當做手足。古人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,他既然做出了選擇,自然也有承擔後果的能力。


      即便如今結局並不盡如人意,他亦未曾後悔當初幫他。


      “那你可曾後悔?”殷承玉反問。


      殷慈光面色慘然,搖頭不語。


      他們到底不同。


      明月皎皎沒有絲毫陰霾。而被月輝所籠罩的人,卻生出痴妄困於迷障。


      殷承玉不曾後悔幫他,可他卻後悔當初在囚雪浮廊相求了。

    Advertisement


      若他未曾邁出那一步,守著母親待在永熙宮,安安分分扮好大公主,是不是就不會生出那麼多不甘和遺憾?


      可惜這世上卻沒有如果。


      手指握緊又松開,殷慈光斂下所有情緒,平靜道:“我自知罪無可恕難逃一死,但我去歲冬日存了一瓮雪水一罐好茶,還未來得及嘗。可否請殿下開恩讓人送來?也省了宗人府的鸩酒。”


      “孤會讓人送來。”


      殷慈光笑著道謝,又道:“我乃戴罪之身,死後不能入皇陵,也不必再浪費地藏我。燒了屍身,骨灰尋一處山野灑了便是。”


      殷承玉應下,最後瞧了他一眼方才轉身離開:“孤會命人尋一處山清水秀之地。”


      殷慈光俯身,額觸地,拜別:“多謝殿下,殿下保重。”


      *


      殷慈光賜死之日,殷承玉沒有再去送行。


      隻傳令宗人府,命人好好收斂屍身,火葬之後,將他的骨灰埋在了金雲寺後山。那處遍植桃樹,佛音嫋嫋,不受凡塵俗事侵擾,可安然長眠。


      之後又過一日,便至大行皇帝下葬之日。


      兩世相處,早已磨光了殷慈光對於隆豐帝的感情。下葬之日他按照儀程一板一眼完成應行之事,心中卻著實沒有什麼傷懷之情。


      大行皇帝下葬之後,便要著手準備登基大典。


      殷承玉身為太子,先帝大行後他便是名正言順的繼位人。在以內閣學士為首的朝臣三請之後,殷承玉順勢應允,禮部便要開始著手準備登基事宜。


      登基大殿雖從簡卻鄭重,欽天監算了又算,才最終定下了六月初六的大吉之日。


      這中間還隔著大半個月的時間,殷承玉作為嗣皇帝,雖尚未正式舉辦登基大典,但所有該皇帝處理之公務已全部壓在了他的身上,因為初初接手,事務比從前更多更雜。


      新舊交替之際,朝中人心惶惶。加上謝文道科舉舞弊案在國喪之後已經進入重審階段,牽連人數甚眾,朝中頗有些人心惶惶,生怕一著不慎便被新帝清算。


      殷承玉每日裡忙於安撫人心和處理政務,便沒有太多時間與精力分給旁人。眼看著登基大典的日子漸近,朝中諸事也逐漸理順,殷承玉終於有了些許闲暇,才驚覺最近薛恕似乎與他生疏許多。


      還未正式登基,加上他著實有些嫌棄乾清宮晦氣,便還住在慈慶宮裡。


      從前薛恕每晚總要想盡理由留在寢殿裡不肯走,如今卻常常不見人影。


      殷承玉皺眉回想,才發覺薛恕已有三日未曾與他同。眠。


      往日裡恨不得與他長在一處的人眼下也並未侍奉左右,不知去向。


      殷承玉倒是並未多想,隻以為薛恕是遇見了什麼難辦的事。瞧了眼處理得差不多的公務,他沒讓人去傳召,而是起身親自去尋人。


      薛恕如今在宮中的威勢比鄭多寶還要足一些,殷承玉隨意尋了個內侍一問,便知薛恕在薦香亭。


      他沒事去薦香亭做什麼?


      殷承玉心裡疑惑著,腳下已經往薦香亭行去。


      到了地方時,才發覺不隻是薛恕,謝蘊川竟也在。兩人在亭中對坐,中間的石桌上擺了茶具,正言笑晏晏地說話。


      比起上一世劍拔弩張,兩人間的氣氛不可謂不融洽。


      他還從未見過薛恕對他以外的人如此和顏悅色過。


      狹長的眸子眯起,殷承玉駐足看了許久,沒有上前,拂袖回了弘仁殿。


      看來倒是他自作多情了。


    第127章


      回了弘仁殿,殷承玉接著處理未批完的公文。將需要批閱的文書盡數處理完時,該回來的人卻還未歸來。他微不可查地皺了眉,鋪開一張宣紙,提筆作畫。


      隻是初初下筆,線條就亂了。


      他隻能棄了宣紙,再鋪一張。再落筆時,又覺得意境不對,隻能撤了再畫。


      如此折騰了幾次,廢了四五章上好宣紙,外頭已經是日影西斜,殷承玉面前仍是一張白紙。


      正心浮氣躁要擱筆時,卻聽見外間傳來腳步聲。


      手腕一頓,殷承玉抬眼看去,就見薛恕走了進來。


      他今日穿一身暗紅織金麒麟服,胸。前麒麟威勢赫赫,怒目圓睜。串著寶珠的帽帶在下颌收緊,餘下長長一截垂在胸。前,隨著行走微微晃動。整個人就如同補子上麒麟一般,兇勢赫然。


      殷承玉淡淡收回眼眸,手腕懸空,筆尖隨意勾勒出冷硬輪廓。


      但很快他便意識到自己畫了什麼,擰眉頓筆,又瞥了立在一旁的人一眼。


      自進來後,薛恕便未曾說話,垂著眸不知道在想些什麼,與往常大相徑庭。


      心裡湧上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不快,殷承玉重重擱下筆,筆尖的墨汁濺開,霎時間弄張了畫紙。


      薛恕聽見動靜,這才抬頭看過來:“殿下?”


      殷承玉眯起眼,盯著他。


      片刻後神色淡淡道:“這宣紙不好,孤作畫總覺不順,你去尋些好的來。”


      弘仁殿所用的宣紙都是澄心堂紙,是殷承玉平日裡最為喜愛的一種宣紙。今日卻忽然說不好用……薛恕有些疑惑,卻還是去庫房取了新的泥金箋來。


      等他將紙鋪好,殷承玉提筆輕劃,眼角餘光斜斜落在他身上,仍道:“不好,再換。”


      薛恕隻得再去庫房取。


      然而接連換了四五種紙,殷承玉始終不滿意。


      他掀起眼睫,自上而下地掃視薛恕,指尖摩挲著筆杆,不疾不徐道:“今日宣紙不宜作畫,孤想試試換一種紙。”


      薛恕與他對視,自是已經察覺他心情不快,故意在折騰他,隻是卻猜不到原因,隻得問道:“殿下想換什麼?臣再去尋。”


      “你坐到那邊去,背對著孤,將上衣脫了。”殷承玉下巴微抬,指了桌案對面的矮金裹腳杌子。


      薛恕神情一頓,深深瞧他一眼,隻得坐了過去,將上衣褪至腰間。


      殷承玉一手端著砚臺,一手執毛筆,繞至他身後,俯身細細端詳,似在思索從何處落筆。


      如今已是五月末,天氣愈發炎熱,薛恕剛從外面回來,身上難免有些許汗水。


      殷承玉皺眉瞧著,掏出手帕來細細擦拭,口中指揮著道:“朝前趴著些,不要亂動。”


      手指隔著一層綢緞在脊背上移動,薛恕下颌繃緊,依言將身體朝前傾,背脊肌肉卻不受控制地繃起。


      殷承玉擦幹淨了汗,方才提筆蘸墨,筆尖懸空在他背後移動,將落未落。


      薛恕是習武之人,背後乃是空門,他素來不容外人靠近。然而如今殷承玉執筆卻不落,那飽蘸了墨汁的毫尖虛虛懸在後背時,比真真切切落下來還要叫他緊繃。背部肌肉輕輕抽動,薛恕甚至能想象出身後人的神情。


      他不知如何惹了他不快,他便想方設法地折磨他。


      此時嘴角必定是惡劣至極地勾著。


      想到那飽滿上翹的唇,薛恕喉結動了動,低聲喚了一聲“殿下”。


      殷承玉未應,似是終於欣賞夠了,懸停的筆尖落下,在他背脊左側落下一筆。


      柔軟的毫尖飽蘸著墨汁劃過皮膚,微涼中又掠起一陣瘙痒。


      薛恕眼角抽了下,握緊了拳才控制住沒動。


      一筆之後,又有兩筆,三筆……


      身後的人似是終於滿意了這新“紙”,下筆流暢如有神,不過兩刻鍾,便聽身後人笑道:“好了。”


      他似極滿意這幅畫,俯身細細打量著,溫熱的鼻息噴灑在皮膚上,比夏日的溫度更燙人。


      “這幅畫孤甚為滿意。”


      刻意壓低的聲音在耳邊響起,薛恕感覺背脊又有什麼劃過,不是毛筆,微涼細膩,是殷承玉的手指。


      那手指緩緩撫過,又輕輕摩挲。


      薛恕喉嚨發緊,嗓音帶著克制的低啞:“臣想看看殿下的畫。”

    作品推薦

    • 我們不遺憾說再見

      唐澤仗著我喜歡他經常跟我提分手。 每一次我都會竭盡全力地挽留他。 最后一次他提出分手后我看了他很久,然后說好。 五年了,他終于將我對他的愛消耗殆盡了。

    • 花落時鳶

      "我娘是个采药女,靠着采药才养大了我。 却没想到与国公爷生了情,日后带着我这个拖油瓶做了国公府的妾室,又替我找来了一个便宜哥哥和便宜爹。"

    • 情斷成殤

      "从外面回来,我亲眼看见儿子从天而降砸在我面前。 砰的一声,小小的一团,血肉模糊。 我悲痛欲绝,当场晕厥。 潘成宇疯了般把我抱到医院,嘶吼着找医生,惊动整个医院。 苏醒过来,我拔掉输液管,忍着身上莫名的痛感,冲出病房寻找孩子。 "

    • 哥哥在下

      我爸人到中年與初戀重逢,來了個閃婚。 結果后媽進門不到半年,兩人一起車禍離世。 后媽還留下一個處在叛逆期的兒子 老頭子遺囑里要求我管這個沒半點血緣的弟弟到大學畢業,才能繼承所有財產。 一開始,我冷笑將叛逆的繼弟從網吧里薅出來,掐著他的脖子讓他乖乖聽話。 后來,他伸手將我的掌心按到他臉上,啞聲道:「哥哥,再用點力扇我。」

    • 畫心

      我是女扮男装的昏君,一心希望有人篡位。朝臣给我送来了温润如玉

    • 胭脂醉

      我进宫那年,只有14岁。海棠说,等她教会了我,她就要 出宫去了。她是娘娘身边的大宫女,已经20岁,是个老姑 娘了。

    目錄
    目錄
    設定
    設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