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頁
  2. 主母的秘辛
  3. 第1章

第1章

主母的秘辛 3750 2025-03-21 13:47:31
  • 字体大小 18
  • 母親無法同父親去邊關,又不放心孫姨娘單獨去,便極力撺掇十二歲的我跟隨。


    五年後我回來時,才知母親把她娘家侄女接到了將軍府,讓她住我的院子,用我的月例,還與我未婚夫曖昧。


    「阿淳乃天下第一孝女。這幾年沒有她,我們日子難過。」母親對著父親誇表妹。


    「阿淳是好孩子。」祖母也贊她。之前她明明最疼我。


    胞弟不肯叫我:「阿淳姐才是我姐姐,這個我不認識!」


    1


    「阿辭,你莫要難過。你與母親分離五年,難免生疏,無須操之過急。」父親安慰我。


    從邊關回到將軍府,才五天,我便心力交瘁。


    表妹宋淳取代了我的位置。


    我已歸家,尚未做出反應,母親先急了。


    她生怕宋淳感到委屈,處處維護她。


    可宋淳隻是舅表妹。


    我不在家,她住我院子,用我丫鬟與份例,沒有半點客居之意,已經過了頭。我回來了,歸還不是理所當然嗎?


    為何要怕她難受?


    不是應該怕我難受?


    我是自願離家五年的?

    Advertisement


    「爹爹,女兒明白。」我忍著疲倦。


    事情要慢慢解決。


    我並沒有急躁,是我母親先鬧起來的。


    便在此時,書房門被敲響。


    我表妹宋淳帶著一個粗使婆子,端了湯藥進來。


    「姑父,我瞧著您氣色不好,應是不適應京中氣候,失眠少覺。這味湯藥安神助眠,祖母偶爾也用。您試試看。」


    宋淳白淨、溫柔,嫻靜似一朵嬌花,把一碗溫熱的湯藥放在父親的書案上。


    父親眼底閃過一抹詫色。


    回京五日,父親的確五日不曾深眠。


    不單單是因為朝事,也因為家務。


    我來書房,就是聽孫姨娘說了此事,想勸父親別為了家務事操心,也別為了我和母親的關系擔憂。


    我會處理。


    不承想,表妹也知曉了,還主動送上藥湯。


    我輕輕闔眼,更疲倦了——我都沒想到這層。


    如此體貼又乖巧,誰能不疼愛她?恐怕父親也要偏向她。


    「混賬!」父親卻突然發火。


    宋淳一怔。


    粗使婆子嚇到,已經跪了下去。


    我則驚訝地看向父親。


    父親眼中的詫色,變成了震怒:「我這幾日歇在偏院,你連我失眠都打聽到了?這明威將軍府,是不是要改姓宋了?」


    宋淳大驚失色:「姑父,我不曾……」


    「來人,把表小姐送回夫人院子。問問夫人,她這侄女打算做什麼!」父親厲聲道。


    宋淳又驚又怕,眼淚連連。


    下人將她與粗使婆子、那碗湯都帶了下去。


    我站在父親的書案旁,默然半晌。


    「爹爹,您覺得是女兒多心嗎?」我問他。


    父親搖頭:「火燒到了你,你自然知曉疼。不用向旁人證實。委屈了就告訴爹爹。」


    我眼眶發潮。


    「……阿辭,城池失守,放棄還是苦攻奪回,看你。」父親又道,「需要糧草與援軍,也告訴為父。」


    他沒有叫我大度。


    他也沒覺得這是內宅小事。


    他把家務事看作軍務一樣,並不勸我忍讓、以和為貴。他知曉,男子有戰場,女子亦然。


    連日苦悶與酸澀,一股腦兒化作眼淚,我撲在他懷裡哭了。


    父親輕輕拍我後背。


    五年前,父親駐守北疆。因是常年在外,可攜帶家眷,父親問母親可願意前往。


    父親乃獨子,將軍府人事簡單,祖母又健朗,能當家理事。況且這幾年京城形勢復雜,父親預備遠離是非。


    我母親驕縱,哪怕嫁作人婦,也有幾分天真。平時父親與祖母都疼她,極少苛責,她做了將軍夫人也無長進,父親怕留她在京裡,她會胡亂摻和爭鬥,惹出禍端。


    母親極力拒絕北上。


    「娘上了年紀,豈有餘力操持家計?況且阿璟年紀尚幼,如何經得起奔波?北地苦寒,孩子受不了。」母親道。


    阿璟是我弟弟,那一年他五歲。


    北地的確苦寒,父親沒有再勉強她。


    恐父親在北地再收妾室,母親安排無子嗣的孫姨娘跟隨照顧,並且極力勸我陪同。


    如今回想,我便覺得心寒。


    我從小喜靜,針黹女紅、琴棋書畫樣樣出色,是上京最常見的閨閣千金。我並不弄槍,也不調皮搗蛋,與父親不算親厚。


    母親既然知道北地苦寒,幼弟受不住,我又如何受得住?


    她對著我抹淚,全是擔憂。


    擔憂父親健康,若有萬一,將來祖母與她和幼弟無所依託;又擔心孫姨娘受寵太盛,不好管束。


    「……阿辭,你已滿十二,可替娘分憂了。」


    我替她分憂。


    離開繁華熱鬧的上京,住在苦寒小鎮,孫姨娘剛去夜裡都會哭,何況才十二歲的我。


    我熬了下來。


    為了強身健體,我每日跟著父親的親衛習武半個時辰;我研讀兵書與輿圖,爭取和父親說得上話。


    剛去北地,烈風吹得我皮膚一寸寸開裂,疼且見血。軍醫想了辦法,用混合藥汁的泥漿塗抹全身,味道令人作嘔。


    衣裳、飲食,每一樣都粗糙。父親吃什麼,我與孫姨娘就吃什麼。我們腹中堅硬如鐵,半個月無法如廁。


    在北地人手不夠,下人都要先給軍營做後勤,我與孫姨娘自己煮飯、洗衣。


    酷寒、幹燥與勞累,都算小事,敵襲才是最可怕的。


    身邊熟悉的人,可能明日就死了。


    我本無須吃這些苦的。


    五年了,我無時無刻不思念上京與母親。


    可母親甫一見我,微微蹙眉:「手怎麼糙成了這樣?你可是調皮出去玩,不知保養?臉倒是還好,沒怎麼黑。」


    又說:「你還記得阿淳嗎?這些年我思女心切,若不是她陪伴,我恐怕難熬。」


    這些話,比北地的寒風還刺骨。


    2


    宋淳給我父親送安神藥湯,被父親訓斥,她哭腫了眼睛。


    翌日早上,母親對著我發脾氣。


    「阿辭,你在你爹爹跟前說了什麼?」她厲聲問我。


    五年了,她面目好像沒變,卻又好像全變了。


    我不太認識她。


    抑或者,她一直都是我母親,是像每日朝升的日頭一樣自然尋常,我從未認識過她。


    「娘是懷疑我挑撥離間?」我安靜地問。


    母親:「若不是你,你爹爹豈會這樣訓斥阿淳?」


    「娘,爹爹回京六日了,不曾歇在正院,這些您都不在意,卻隻是在乎表妹?」我淡淡地問。


    母親一怔。


    她眼睛裡,有點無法遮掩的慌亂。


    「我當然在意。」她道,「我問你的,你不可逃避。」


    她可以選擇忽略我的問題,卻不容許我有樣學樣。


    「爹爹不是說得很清楚嗎?表妹窺探將軍府的機密,就有可能動爹爹書案上的文書。輕則弄亂家宅,重則軍機泄露,讓整個明威將軍府陪葬。


    「娘,這不是很重要的事嗎?爹爹看著表妹是您侄女,沒有多問,隻是請您教訓她。您跟她講明要害了嗎?」我問。


    她終於有了點慌亂。


    她不再怪我,而是想辦法。


    她帶著哭腫眼睛的表妹,去向父親賠罪。


    「……將軍北上後,我與娘身體都不佳。阿淳孝心重,自學醫書,替我們做藥膳。她懂一些醫理,才看出將軍睡眠不佳。」母親當著祖母的面,跟父親說。


    一家人都在。


    我、幼弟、孫姨娘、胡姨娘和兩位庶妹。


    祖母便說:「阿淳的確很有孝心。此事她考慮不周,別怪她了。」


    父親微微蹙眉。


    我便說:「孝心的確值得嘉獎。」


    祖母欣慰地點點頭,覺得我大度又善良。


    母親臉色也好轉了幾分。


    我繼續對著父親說話:「就像前年,您行軍追擊逃兵進了冰原,勞累太過,三根腳趾凍壞,軍醫說要切除。


    「您忍痛切了。傷兵太多,就連元帥都受傷了,軍醫分不過身來,也是我和孫姨娘連夜學習醫理,照顧您的。」


    祖母神色幾變:「你腳趾沒了三根?」


    「這些是小事,娘。」


    「跟爹爹受的傷相比,這的確是小事。我與孫姨娘也會自學一些醫理,照顧爹爹。祖母,軍功都是一次次大傷小傷換回來的。」


    祖母眼中含淚:「你受苦了。」


    又看向我和孫姨娘:「你們也受苦了。」


    孫姨娘趁機說:「奴還好,就是大小姐苦一些。您看看她的手。」


    祖母瞧見我手上的粗糙,連家裡粗使丫鬟的手都比我的細嫩幾分,她哽咽難言,連聲說:「好孩子。」


    父親便誇我懂事、聰明、堅強。


    胡姨娘和庶妹們立馬捧場。


    就連我幼弟,也好奇地往父親腳上看,想知道沒了三根腳趾是怎樣的,是否影響走路。


    母親和宋淳被晾在旁邊。


    這時候,不管從哪個方向插話,都會得罪祖母。


    祖母滿心都是她兒子。


    母親看了我一眼。


    那一眼,也如北地的寒風,恨不能把人的天靈蓋都揭開,冷意從頭灌到腳。


    一家人還在說話時,門房上遞了帖子。


    「娘,下午王爺要登門拜訪,有件事同兒子商議,兒子先回去了。」父親站起身。


    他一走,祖母的廳堂內議論紛紛。


    「哪個王爺?」母親問。


    將軍府平時也與一些皇親國戚走動。


    我母親還巴結上了陳貴妃,時常進宮去給陳貴妃請安,惹得貴婦們無比羨慕她。


    然而突然有王爺要登門,大家還是感到挺意外的。


    祖母喊了門房上的管事來問。


    這才知道,是鎮北肅王蕭知霆。


    我父親駐守北疆時,元帥就是蕭知霆。


    他今年才二十八歲,十三歲就在軍武。他是先皇幼子,也是當今聖上的同胞幼弟。


    不僅文韜武略,而且權勢顯赫。


    聖上信任他,太後疼愛他,他卻沒有養成紈绔秉性。反而是心志堅毅、為人冷酷,似一杆鋒利無比的槍。


    「他怎麼來了?」母親眼睛亮了亮,「聽貴妃娘娘說,肅王尚未娶正妃。」


    祖母看向我。


    母親微愣,繼而笑道:「阿辭已有婚約。」


    氣氛微妙。


    就連祖母都知曉,宋淳與我的未婚夫建平侯世子周巖關系不錯。


    宋淳安安靜靜地坐在旁邊,嫻雅端莊,沒有半分情緒。


    祖母與母親都覺得,大家閨秀就應該是宋淳這樣的。


    「好了,都散了吧。」祖母道。


    我們出了祖母的院子。


    回去的路上,父親的親衛跑過來:「大小姐,將軍請您去書房。」


    母親當即問:「何事?」


    親衛:「將軍沒說。」


    「王爺來了嗎?」


    「還不曾。」


    母親這才擺擺手,對我說:「去吧。」


    父親書房的太師椅上,除他之外,另有一男子。


    回京後,他換上了青緞直裰,英俊的面容冷漠。


    「王爺。」我向他行禮。


    他輕輕點頭。


    「回京可習慣?」他問我。


    「還好。」我如實說。


    他把一封信遞給我:「查到了一些秘辛,關於建平侯府的,也許你很感興趣。我剛剛已經跟你父親說過了。」


    我接過來。


    我知曉他在京城有龐大的情報網,便說:「王爺,能否再幫我查一點消息?」


    「你隻管說。」


    「私下跟您說。」我道。


    他那張冷峻的面容上,有了點笑意。極淡,不經意就會融化掉,不易被捕捉到。


    我請他幫忙,替我查一下我表妹宋淳。


    我與外祖家關系不算密切,但逢年過節總有來往。這個叫宋淳的表妹,聽說是大舅舅外室所出,如今寄養在舅母名下,我幾乎沒見過。

    作品推薦

    • 點男模被金主老公抓包,怎麼辦?線上等,挺急的!

      "老公不爱回家,每个月还给50万零花钱。 没孩子还不用伺候公婆,我的生活别提有多爽了! 我和闺蜜相约去找男模,刚准备出门。 保姆就急匆匆的跑来告诉我。 「不好了夫人,江总要带三子回来啦!」 我眉开眼笑,「收拾收拾,伺候好一点。」 保姆震惊不已,「夫人,那是家庭破坏者!」 我立马反驳她,严肃调整她的不良看法:「什么家庭破坏者,那是夫人。」 保姆:? 江妄:?"

    • 盲女眼睛雪亮

      車禍時,我為護住竹馬弄傷眼睛成了盲女。 此後,混不吝的太子爺成了人夫事事照拂我,並許諾護我一輩子。 卻被我撞見他和朋友訴苦:“總不能因為她救過我一次就要我搭上一輩子吧,她那雙死魚眼看起來就惡心。” 後來,我識趣地離開,並被他的兄弟追求。 官宣那天,他失態地將我堵在墻角:“清梨,你因為看不見認錯人了對不對?” 我精準地踹了他一腳,轉身投入快要暴走的男人的懷裏:“沒有,我眼睛雪亮得很。”

    • 直球示愛

      明知我怕黑,男友顾川却将我丢在鬼屋。自己跑去保护我害怕的室友

    • 重生之我成了太子心尖寵

      "赏花宴上,庶妹在我的宫装上动了手脚。 我刚准备抚琴,胸前衣扣突然掉落,露出粉色肚兜。 看我衣衫不整,成了整个京城的笑柄,她露出阴狠恶毒的笑: 「我的好姐姐,你有什么,我就偏偏抢走什么!你又能奈我何?」 父亲嫌我丢人,盛怒之下,将我活活打死。 而她一跃而上,成了太子妃。 再度睁眼,我正抱着古琴,一步步走到赏花宴台前。"

    • 人間隨處是南柯

      "“你这次出差,我不想一起去了。” 江云宁说这句话的时候,是在饭桌上。 她的语气很平静,平静到谁都看不出来异常。 裴司湛这一次出差的时间,刚好是六月一号。 不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,也不是谁的生日。 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儿童节。 而三天前,她无意中看到了裴司湛手机里的一条语音。 一个稚嫩的童声,奶声奶气地说:“爸爸,今天六一我想去三亚看热带鱼!” 那时候,江云宁愣了好久。"

    • 凰者為皇

      我是皇后,与夫君恩爱七年,他却害我父兄性命,纳我大嫂为妃。

    目錄
    目錄
    設定
    設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