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頁
  2. 山河願
  3. 第4章

第4章

山河願 3522 2024-11-01 16:02:10
  • 字体大小 18
  • 一盤死棋,無局可破。


    好好的姑娘,是活生生被困死了。


    17


    故人相繼離去,日子也隻剩下了熬。


    熬時間,也或許是熬命。


    姜芙離開後,溫聿整日埋頭在御書房裡,議國事、批奏折……


    他一刻不敢停下來,該用一生完成的事情,恨不得用十年完成。


    他是勤勉的皇帝,隻有每月的十五,才會來坤寧宮待一晚。


    燭火搖曳的宮殿裡,他看著他的兵法,我讀我的經史。


    等梆子敲過三更,我歇在床上,他歇在軟榻上。


    彼此的距離,比銀河還要涇渭分明。


    陰差陽錯的命運裡,我與他結發為夫妻,彼此也曾努力要相愛。


    可走到最後才明白——


    這世上所有事都可以努力,唯獨愛無法天道酬勤。


    正如這些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過去,唯有樁樁變故橫在我與他的心裡。


    景和二十九年,駐守邊疆的大哥,帶佑寧回京。

    Advertisement


    他是邊疆的孤兒,這些年被大哥養在身邊,教他槍法,教他排兵布陣,視如親生。


    已經十七歲的永基也被溫聿帶在身邊,教他為君之道,教他治國安邦。


    每當佑寧和永基一起練槍時,不再年輕的溫聿和大哥,才會浮現出久違的鮮活笑容。


    我隱隱約約地覺得,他們是在盼著些什麼。


    同年四月,宮苑杏枝探頭。


    正在上朝的溫聿,一頭從龍椅上栽了下去。


    太醫說。


    油盡燈枯,無力回天……


    夫妻二十一載,也曾共飲合巹酒,竟也無法共白頭。


    看我淚如雨下,溫聿強撐著笑意:


    「宛辭啊,別怨朕,累了這麼多年,也該歇歇了。」


    我疼得渾身顫抖,最終,卻笑得粲然。


    十歲繼位的溫聿,接手的是怎樣的一個江山?


    國庫空虛,民不聊生。


    前有寧王擁兵自重,鎮北候權傾朝野,後有邊境動蕩不安,北羌虎視眈眈……


    他如今,年歲不過四十,卻已病入膏肓。


    隻因一生以身燃燭,掌江山、收失地、肅朝堂……


    為的就是朝政清明、海晏河清。


    讓下一代的繼承人,不再重復我們這代人的命運。


    也讓下一代的有情人,得以終成眷屬,得以恩愛共白頭。


    鮮血鋪長道,忠骨築廟堂。


    他一生不負祖宗基業,不負這社稷江山。


    唯一的遺憾,便是那年杏枝探頭的宮苑,沒有抓緊那束明媚張揚的春光。


    帝王不能言情愛。


    這一生的愛而不得,便全數葬在被他珍藏多年的那枚荷包裡了。


    先皇駕崩,永基繼位,定國號永安。


    佑寧襲爵忠勇侯的那天,大哥在院子裡舞了一天的槍。


    傍晚,他抱著珍藏多年的那壇桃花酒,坐在樹下喝了又喝。


    喝到最後,笑著醉去,再也沒有醒來。


    那酒,是他親手釀的。


    摘採於灼灼桃花,隻盼宜室宜家。


    他是將軍,一生保家衛國,不負沈家忠勇。


    他也是凡夫俗子,也曾滿心歡喜,等乖巧軟糯的心上人從北羌歸。


    與她共飲合巹酒,恩愛兩不離。


    溫昭走了,使命還在。


    為這肩上的擔子,他又孤零零地守了好多年。


    直至時和歲豐,山河無恙,他忠守的帝王也走了……


    大哥這一生,不曾負江山,不曾欺君主。


    可他心裡也悔啊。


    身已許國,再難許卿……


    碧落黃泉再相見。


    他得好好給那個乖巧恬靜的姑娘賠罪呀。


    18


    先皇是個好皇帝。


    一生嘔心瀝血,將前朝打理得秩序井然,不需要我這個太後垂簾聽政。


    永基也是個好皇帝。


    他知先輩守江山的不易,上位後推行新政,又特意開創女學。


    永安三年,前朝大臣們開始張羅立後之事。


    看著案桌上的一摞摞畫冊,永基欲言又止:


    「兒臣要挑選什麼樣的皇後,是忠勇將門,還是世家大族……」


    我淡淡笑著:


    「那自然得是永基喜歡的女子。」


    「可以嗎?」他有些驚訝。


    「太傅總教導兒臣,中宮乃國之根本……」


    我點點頭,笑得柔軟:


    「你們這一代,可以了。」


    最終,意氣風發的帝王迎娶了戶部尚書的嫡長女姜敏。


    按照以往規矩,姜敏本是不適合做皇後的。


    她是已故丞相的孫女,歡雀好動。來慈寧宮請安的那天,又踩了裙擺整個人摔在地上……


    可有什麼關系呢?


    鬧笑話有什麼關系呢?不愛學宮規有什麼關系呢?


    隻要永基喜歡她,她心悅永基就夠了。


    隻要結發夫妻,兩相恩愛,這就夠了……


    上一代人的意難平啊,終於在永安三年得以終結。


    大哥、溫昭、姜芙、溫聿……


    你們看到了嗎?


    你們看到了嗎!


    19


    國泰民安,有情人恩愛廝守……


    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。


    一切該如願落幕的,不料命運弄人,又親手抖落出物是人非的往事。


    永安五年,盛夏連日暴雨,溫昭生前的公主殿受損嚴重。


    永基怕我難過,連忙命人去修。


    宮人收拾舊物,找到了一封被油紙包裹完好的書信。


    我顫手打開,是無比熟悉的簪花字跡。


    那是怎樣的心情?


    是混沌初開,天光乍現。


    是絕望鋪天蓋地、席卷而來。


    姜相不曾害溫昭!


    姜相,他不曾害溫昭啊……


    【休言女子非英物,羅裙無處請長纓;此生願系胡馬頸,以死怒振河山傾。】


    從頭到尾,溫昭就沒想過活著回來。


    ——你們想做的事情,就盡管去做。你們做不到的事情,就由我來做……


    時至今日,我才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。


    我該想到的。


    溫聿,我們都該想到的!


    溫昭前往北羌和親,許多事情本就是姜相親力親為。


    禮單是他與戶部商議定下的,婢女是他千挑萬選派去照顧的……


    而那把出自丞相府的匕首,其實是姜芙親手交給遠嫁的溫昭,讓她用來防身的。


    姜相償的,從來不是溫昭的命。


    而是先帝託孤的信任。


    他這一生,居高位,扶幼主,守江山。


    最後不惜舍生取義,是在用死亡的方式,為帝王肅清朝堂上的黨派之爭……


    傾盆大雨裡,我蹲地痛哭。


    哭命運殘忍,也哭造化讓人進退兩難。


    明明能說清楚的。


    偏偏呢!


    有的不忍問,有的不敢說,有的不能辯……


    我們這代人啊,被困在各自的使命和宿命中,不惜豁了命地守江山、收失地、肅朝堂。


    可最後呢!


    用畢生心血譜就的江山萬裡長卷,細看卻是——


    忠義癡情如雲煙。


    物是人非難重演!


    20


    很多年後,我已經老了。


    春天花開的時候,便強撐著身體,坐在殿外曬太陽。


    從日出到日落,盯著四四方方的天,盯著宮苑的花花草草,看了一天又一天。


    我不愛花草,不愛這四四方方的天。


    做這一切,隻為打發時間。


    七歲進宮,十五歲成皇後,三十六歲入慈寧宮。


    這看似輝煌的一生,到最後,我卻什麼都沒有。


    唯一擁有的,就隻有時間。


    那永遠用不完的,讓人心生絕望的時間。


    曾經我不明白,為何太後生前總要抄佛經。


    現在終於懂了,那些回不去又前行不了的事情,隻能寄託給神靈。


    日子又過了很久。


    半夢半醒中,似乎又回到了那鳥雀啾鳴的春日。


    面如冠玉的溫聿,一把長槍竟舞得出神入化。


    旁邊的大哥滿意點頭,筆直的背影像極了常年不敗的松柏。


    軟糯乖巧的溫昭,提著裙擺踩在他的影子裡,眉眼盡是歡喜。


    穿著緋紅春衫的姜芙,正坐在杏枝探頭的窗前,將這紛繁春日仔細入畫。


    見我一步一步,欣喜跑去。


    少女畫筆一扔,起身歡雀大喊:


    「沈宛辭,我們等你好久啦!」


    春日明凈,杏花疏影。


    眾人言笑晏晏,眉眼一如少年。


    一如少年!


    (完)


    【番外·永基】


    前朝大臣又鬧起來的那天,我拉著敏兒在慈寧宮躲清靜。


    登基以來,不乏有讓我「廣納後宮,綿延皇嗣」的奏折。


    理由千篇一律。


    說什麼大周開國以來,就沒有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帝王。


    勸了幾年,見我不為所動,朝臣們氣得捶胸頓足,更有老臣要撞柱以死相諫。


    聽聞消息,敏兒領著三個皇兒從坤寧宮趕來。


    又當場傳了太醫站在老臣身邊,說是萬一沒死還可以救治。


    話音剛落,朝臣們也不鬧了。


    他們這些人,都是父皇生前敲打過的,很有分寸。


    如今江山安穩,四海朝拜,又有女子入朝為官。


    這群老腐朽大抵是閑得沒有事做。


    便裝模作樣地勸一勸,鬧一鬧。


    如此,也算不負先皇的賞識和信任了。


    我把這些事情當笑話講給母後,母後連連搖頭,笑罵:「你這個混小子。」


    笑著笑著,她又落下淚來:


    「你們這代人有福氣,比你父皇和舅舅有福氣……」


    這些年,母後心裡是有牽掛的。


    即便後來很老了,經常犯糊塗,還是不忘拉著我的手,一遍遍地叮囑:


    「你要好好治國,這江山是一代代的人用命換回來的。」


    「要守好它,一定要守好它……」


    有時,她又拉著敏兒的手,一遍遍地央求著:


    「你別恨他,別恨他,他這一生,也苦得很……」


    我知道,母後又把敏兒當作姜芙姨母了。


    姜芙姨母喜歡父皇,是我長大才知道的事情。


    在我印象中,父皇與母後舉案齊眉,相敬如賓。


    幼時,我以為天下父母都這樣。


    直到我有了敏兒,又有了三個皇兒,才徹底明白——


    父皇和母後這些年的相處,不像夫妻,更像是兄妹!


    我曾壯著膽子問母後:


    「難道您不愛父皇嗎?」


    「難道這幾十年的陪伴,您就從來不曾動心嗎?」


    本以為母後會訓斥我沒大沒小,可她卻慈愛地笑了,語氣裡盡是惆悵。


    她說:


    「我們那代人,不愛才是幸運啊!」


    說完,她的目光又落在一幅畫上,那是姜芙姨母生前所畫。


    杏花紛繁的春日裡,五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少女,笑得肆意明媚。


    他們鮮衣怒馬,也曾意氣風發桃園結義,也曾滿腔熱血大展宏圖。


    我不知道母後在想什麼,隻看到她淚眼模糊。


    或許,她想起了自己的年少時光。


    這些年,她守在慈寧宮裡,種花養草,偶爾抄抄佛經。


    可我知道,她不快樂。


    即便有三個皇孫陪著,即便我和敏兒侍奉跟前。


    她無比知足,可還是不快樂。


    即便民間大興女學,廟堂亦有羅裙,街頭巷尾盡是沈家女兒以命報國的傳唱。


    她無比欣慰,可還是不快樂。


    直到又一年春日,宮裡杏花紛繁。


    我和敏兒折了幾枝,打算給母後送去。


    走進慈寧宮,卻發現她坐在殿外的臺階上睡著了。


    神情,是前所未有的歡喜和滿足。


    和煦春風吹著院中的花草,風中是恬淡的清香。


    我想,我的母後啊。


    一定做了一場最圓滿的夢。


    在這個杏花簌簌的春日裡,與心心念念的故人們相逢了。


    (完)

    作品推薦

    • 蜜芽的七十年代

      "一觉醒来,回到了1969年。 压水井嘎嘎作响,墙上的大标语在风中扑簌,她是继八个堂哥之后终于被盼来的那个小丫头。 贫穷落后的年代,她却是蜜罐子里冒出的小芽儿,吃饱穿暖,人人呵护。 还有隔壁邻居那个眼神狠厉的小男孩,越看越像是将来那位风云大佬……"

    • 重回影後少年時代

      "我草根出身,流血流汗,一路从打戏替身成为影后。 综艺上,主持人当众挑衅:「听说禾影后没参加过高考?」 「所以,您现在的文凭是花钱买来的吗?」 所有人都等着看我难堪,包括影帝于洲。 我大方回应:「因为高考那天发生了意外。」 于洲嗤笑:「什么能比高考重要?」 灯光一转,我重回高中时代…… 在距离高考前三个月,小跟班于洲满脸通红,递给我一封情书。 这一次,我果断撕碎,丢进了垃圾桶里: 「抱歉,你没梦想重要。」"

    • 青梅訓竹馬

      "和竹马从校园到婚纱,恋爱长跑八年。 在这八年里总有另一个人的存在,她用尽了手段,试图插足我们的感情。"

    • 涸轍之元

      "陆景元讨厌我是私生女。 他和我姐宣布订婚的那晚。"

    • 老公逼我吃避孕藥

      "晚上无意中刷到一条帖子。 【我每天骗老婆吃叶酸,其实给她吃的是避孕药。】 【不为别的。白月光下个月回国,我在等一个渺茫的可能。】 我正要把帖子当作玩笑拿给秦霄看。 他却端着水杯走过来: 「宝宝,吃叶酸了。」"

    • 轉青梅

      竹马失恋,让我闭眼选一张美女照片,他去追。可我选到了 自己。他将那张照片随手丢掉,嬉笑着说「晦气」。后来许 家阔少追我闹得轰轰烈烈。

    目錄
    目錄
    設定
    設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