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頁
  2. 嫁國舅
  3. 第61章

第61章

嫁國舅 3543 2024-11-06 10:13:37
  • 字体大小 18
  •   一個月後,小皇帝舉辦了登基大典,稱乾興帝。


    第53章 “照顧好王爺,也照顧好自己。”


      國喪二十七日,當十二歲的乾興帝舉辦完登基大典,整個京城也終於從先帝駕崩的沉重氛圍恢復了過來。


      隻是,一朝天子一朝臣,文武百官們都在觀望著曹太後與乾興帝的下一步舉動。


      曾經的太子今日的乾興帝,在做了一個月的皇帝後,終於也開始擺起皇帝的譜來。


      他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二皇子。


      乾興帝永遠不會忘了那日在南苑,父皇把李顯賜給二皇子做伴讀時給他帶來的驚嚇,那晚他惶恐難眠致使大病一場,讓滿朝文武都看了他的笑話。


      乾興帝不會怨恨自己的父皇,因為怨恨了也沒有用,他不可能對駕崩的父皇有任何不孝舉動。


      二皇子便成了他發泄怨恨的最佳人選。


      “母後,朕想把二皇子廢為庶人。”乾興帝先跟曹太後提起了他的打算。


      曹太後失笑:“胡鬧,他又沒犯什麼錯,你有什麼理由廢他?”


      她也看二皇子不順眼,二皇子活著一日,她都會記得先帝動過廢她兒子的念頭,甚至已經有朝臣暗中支持二皇子了。在這種情況下,曹太後巴不得二皇子早早死掉,可就算她現在貴為太後,兒子貴為皇帝,母子倆也不能為所欲為,做什麼事都得師出有名。


      乾興帝不高興道:“不能廢,難道以前的事就這麼算了?”


      曹太後柔聲道:“以前有什麼事呢?你要記住,你父皇隻是把李顯調到他那邊了,此舉沒有任何深意,你從來都是先帝心中不二的儲君人選。不過,既然你已經登基,也該給你二哥封王了,再選一處合適的藩地。”


      乾興帝心中一動,立即叫宮人取大夏十三省的輿圖來。


      除了沿海諸省,其他各省都是越靠近邊緣越窮,再按照這幾年的稅收算,西南緊挨著雲南的貴州乃十三省中墊底的,據說那地方多深山惡水,很多村落的百姓還都是蠻夷之人,連官話都不會講,大字不識一個。

    Advertisement


      乾興帝指著貴州下面的黎平府,幸災樂禍道:“就這裡吧,朕封他個黎王當當。”


      送二皇子去個苦地方,如果他自己命短病死,可就與他無關了。


      曹太後:“封藩乃大事,還是要聽內閣諸位大臣怎麼說。”


      乾興帝心想,他是皇帝,封二皇子完全是皇族的私事,哪個閣老敢反對,他就換人。


      次日早上,以顧首輔為首的五位閣老來乾清宮奏事,商量完急需處理的政務後,乾興帝提到了二皇子的封藩。


      閣老們都是人精,隻看乾興帝為二皇子選的藩地,就知道小皇上還為去年南苑之事耿耿於懷。


      因為一個少年王爺的就藩確實無甚緊要,他們犯不著為此惹乾興帝不快,免得被太後母子忌憚他們有心支持二皇子。


      顧首輔與李家是姻親,李顯又在二皇子身邊做伴讀,他就更不好反對了。


      此事定了,乾興帝心中很是痛快,派人將二皇子、李顯都叫了過來。


      他先宣布了封二皇子為黎王之事。


      年僅十四歲的新任黎王跪下道:“謝皇上隆恩,臣到了封地,必定謹遵皇上所託,全力教化當地百姓、協助朝廷改善當地民生。”


      他清瘦俊朗的臉龐神色平靜,看不出憤怒,更不可能有什麼喜悅之色,跟平時並無反常。


      乾興帝有一點點不爽,因為他想看黎王憤怒卻無能為力的可憐模樣。


      黎王的表現沒有讓他滿意,乾興帝將目光投到李顯身上,這次,他甚至都沒有隱藏情緒,直接冷笑出聲:“李顯,父皇在世時對你極其賞識,要你為二哥伴讀。如今二哥雖然要去貴州就藩了,可他依然年少,學業不可荒廢,你便隨二哥一起去貴州吧,繼續為他伴讀,也不枉父皇賞識你一場。”


      李顯跪下領旨:“臣遵旨。”


      簡簡單單三個字,再沒有別的話,就像當初太子懇求先帝要調他出宮,李顯也不曾做任何辯解。


      乾興帝就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憋屈感。


      等兩人退下後,乾興帝朝他最新提拔的大太監萬公公哼道:“看來,朕給他們的懲罰還是太輕了。”


      這位萬公公,是十八歲的小萬公公,他的幹爹老萬公公早在先帝下葬之後,便主動請辭回鄉養老了。


      古往今來,對舊主過於忠心之人,肯定不會受到新主的重用,與其留戀權勢最後被人安個罪名排擠,不如自請離去。


      小萬公公同樣明白這個道理,為了不跟著幹爹一起失勢,他聰明地抓住機會,當著幹爹的面在曹太後、小皇帝面前偽造了先帝遺言,然後憑著此功順利坐上了幹爹曾經的位置,包括“萬公公”的名號。


      萬公公在宮裡住了十幾年,早已熟知小皇帝的脾氣,聞言湊到乾興帝耳邊,低聲道:“皇上不必生氣,從京城到貴州千裡迢迢路途艱難,王爺與李三郎都是金窩窩出生的金貴人,路上難免有個水土不服頭疼腦熱什麼的,能不能順利走到貴州都不一定呢。”


      乾興帝果然大喜,看著萬公公道:“給黎王安排的隨行太醫,你要親自挑選,務必挑個醫術精湛的,藥材也要挑庫房最好的一批。”


      萬公公眼睛眯成了一條線:“皇上放心,奴婢記住了。”


      .


      從乾清宮出來後,二皇子黎王沒有跟李顯說一句話,直到回到寢宮,進了內室。


      他坐在椅子上,垂眸沉默許久,才看向站在一旁的李顯,苦笑道:“是我連累了你。”


      李顯看過來,低聲道:“王爺何出此言,承蒙先帝賞識,命我陪在王爺身邊,此番能隨王爺出去歷練,亦是我之所願。”


      京城就這麼大的一塊兒地方,他真的想去外面看看。


      黎王:“就怕你跟我一樣,再也沒有機會回來。”


      李顯笑道:“在其位謀其政,任其職盡其責,就像王爺說的,能夠教化當地百姓,改善當地民生,同樣也是大功一件。”


      黎王看得出來,李顯對隨他去貴州就藩確實沒有任何怨言,這份心胸與抱負,連他都自覺慚愧。


      他站起來,握住李顯的肩膀道:“好,那你就陪我做好這個王爺!”


      兩人剛交完心,乾興帝的封藩聖旨就送來了,命黎王三日後動身啟程。


      李顯得以出宮與家人惜別。


      雲珠一聽到消息便趕回了娘家,她過來之時,就見父親正與弟弟說話,母親嫂子坐在旁邊,眼圈都是紅的。


      雲珠忍了一路的眼淚頃刻滾落。


      那可是遠在西南的貴州,大夏最窮的地方,弟弟才十五歲,連今年的生辰都沒過,千裡迢迢背井離鄉,得吃多少苦頭?


      雲珠舍不得,既心疼也擔心,最怕的是乾興帝鼠肚雞腸,一輩子都不調弟弟回來。


      她撲過去,用力抱住了自己的傻弟弟。


      李雍偏頭,可女兒的抽泣聲還是傳進了他耳中,從小疼到大的姑娘,出嫁都沒有掉一滴眼淚。


      李顯察覺到,他的衣襟被姐姐的眼淚打湿了。


      他真的不怕去貴州,可姐姐母親的眼淚叫他也跟著難受。


      “姐姐,不哭了。”


      “我都這麼大了,能照顧好自己,何況我跟在王爺身邊,無論去哪,衣食住行都不會比在京城這邊差,你們真的不用擔心。”


      “我會常常給家裡寫信的,也單獨給你寫。”


      雲珠不聽,說什麼都沒有用,她就是要弟弟近在眼前。


      最後還是孟氏、顧敏一起將雲珠從少年郎身上拉開了,帶去後院安撫。


      李雍嘆口氣,繼續交代兒子到了外面要注意什麼。


      李顯跪在父親面前,耐心地聽著,等父親說完,他才道:“兒子的事兒子心裡有數,我不怕貴州苦,隻放心不下您與大哥。”


      姐夫曹勳是國舅,既有實權也有城府,他料定姐姐那邊不會有事,最多跟太夫人潘氏鬧一些口角。


      可乾興帝已經恨上了李家,針對父親與兄長隻是遲早的事。


      李雍笑道:“咱們李家代代都是忠臣良將,沒有真憑實據,宮裡也不敢隨意安個罪名給咱們,最多找理由貶官外放。我呢,在邊關連吃了三次敗仗,臉都丟到祖宗們那去了,自那之後,天塌了在我這裡都不算大事,更何況區區官職調動。你大哥更是個心寬的,隻要有酒有肉,叫他去軍營當個小兵他都樂意,哪個也不用你牽掛。”


      李顯想想也是,笑了出來。


      傍晚,李耀從宮裡下值回來了,半路遇到曹勳。


      李耀心情不好,看曹勳這個皇帝親舅也不順眼,未予理會。


      李雍、孟氏依舊好好招待了女婿。


      小舅子要遠行了,曹勳陪妻子回趟娘家合情合理,過了今晚,他也沒有其他機會單獨見李顯。


      吃席的時候,隻四個男人坐了一桌,雲珠今晚要住在家裡,索性沒來前院見曹勳。


      李耀不屑跟曹勳抱怨小皇帝,父親弟弟都不好酒,他自己一碗一碗地灌著。


      曹勳要敬他一碗,李耀隨手一揮,碗歪了,酒水灑出來,打湿曹勳的衣襟。


      李雍立即臭罵了兒子一頓。


      曹勳笑道:“無礙,擦擦就好。”


      他離席站到幾步之外,一手提著衣襟,一手在身上尋找帕子。


      李顯見了,取出自己的帕子,走過來幫姐夫沾酒。


      曹勳看著面前的少年郎,用隻有兩人能聽見的聲音道:“今後凡是要入口的東西,都要交給可信之人。”


      李顯眼睫微動,繼續專注手裡的事。


      曹勳:“貴州巡撫曾桉與我有舊,如遇生死危機,可暗中請他相助,‘曾少峰’三字便是信物。”


      李顯將洇湿的帕子翻了一個面。


      曹勳最後道:“照顧好王爺,也照顧好自己。”


      李顯微微頷首,轉身回了席位。


      李雍掃眼小兒與女婿,什麼也沒問。


      有些秘密,知道的人越少越好,包括骨血至親。


    第54章 指腹沿著他的喉結劃了兩個圈:“要去嗎?”


      李顯隨黎王離京那日,一早就下起了雨。


      正是六月中旬,雨水本來就多,因為出行不便,都沒有多少百姓來圍觀黎王就藩的儀仗。


      昨晚李顯便回宮在黎王身邊待命了,今日也沒有時間再回家。


      孟氏帶著女兒兒媳早早出了城,在城外等著再見兒子一面。


      淅淅瀝瀝的小雨讓平整的官道也變得泥濘,娘仨的裙擺都沾了泥點,鞋底更是不見平時的整潔。


      終於,黎王儀仗出了城門,前後左右都是護衛,中間是幾輛馬車。


      此時此刻,李顯陪著黎王坐在第一輛馬車當中。


      即將經過娘仨身邊時,馬車停了下來。

    作品推薦

    • 風雅間

      我有一座花楼,名为风雅间。人人都说风雅间里的老鸨命好。

    • 綁定發財系統後我成了富婆

      "我绑定了虐文发财系统,身边的人越虐我,我就越有钱。 于是我开始处处欺负他们重视的人,到处找虐。 与我青梅竹马的两个人因为他们重视的女生,打我骂我,让我滚,我表面做出伤心的表情。 内心狂喜,钱来了钱来了。"

    • 爸媽離婚後,我帶著妹妹跑路了

      "我六岁时,妹妹出生。 我心里始终介怀,对她亲热不起来。 后来,妹妹因为救我,被车撞死。 与此同时,我爸妈离婚了。 一个想要儿子,一个想要爱情。 我没了妹妹,没了家。 严重抑郁的我,纵身从大桥上跳下。"

    • 室友喜歡玩抽象

      愚人节那天,室友在表白墙说:「墙墙在吗?我有个朋友出轨怀孕了

    • 妹妹用畸形貓偷換我的龍太子

      "我与庶妹同日嫁入王府,又一同怀胎,姐妹情深。 生产这日,京城久旱逢甘霖,王府祥云笼罩。世人都道福星降世,此乃祥瑞。 可我,却诞下畸形怪胎。 侧妃代王爷送来休书,说我是厄运灾星,赐白绫,尸身丢弃乱葬岗喂狗。 死后我才知道,怪胎乃侧妃所生,而我相敬如宾的王爷,早在我出嫁前便与她珠胎暗结。"

    • 孝子安排亡夫和初戀合葬

      "我打算迁移老公的墓地,却遭到儿子的强烈反对。 开馆后才发现里面是两具尸骨。"

    目錄
    目錄
    設定
    設定